一、保护区概况
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以下简称保护区)位于甘肃省南部,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、临潭、迭部、碌曲和合作五县(市),地处洮河南岸的迭山北坡,地理位置为东经102°46′02″~103°44′40″,北纬34°10′07″~34°42′05″。西起合作市的勒秀乡西宁泥巴沟,东至卓尼县的大峪沟,南达迭山主脊,北距洮河南岸200m,包括碌竹沟、车巴大沟、卡车沟、拉力沟、鹿儿沟、博峪沟、大峪沟。总土地面积287759hm2,其中核心区109762 hm2,缓冲区67434 hm2,实验区110563hm2。现有林地100660.48hm2,疏林地961.28hm2,灌木林104254.65hm2,无林地52917.98hm2,未成林造林地及苗圃地30.92hm2,森林覆盖率44.36%。
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,主要保护天然原始山地寒温性暗针叶林生态系统、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。保护区2009年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保护区的大地构造属秦岭褶皱系的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。境内地势高亢,群山连绵,山峦起伏、雄伟挺拔。海拔高度大部分在2600m以上,大地形属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地带。地势总体上是西南高,东北低,由西南向东北倾斜。最低点位于大峪沟沟口,海拔高度2485m,最高点为迭山主峰,海拔4920m,相对高差2435 m,山体坡度一般在20~35°之间。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降水量581~712mm,植被属青藏高原植被区的森林草原地带,植被的坡向分布差异明显,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阴坡和半阴坡,阳坡则主要是灌丛、草原和草甸,局部分布有旱生针叶林,出现了“阴阳坡”的植被景观。保护区土壤类型分为褐土、栗钙土、暗棕壤、山地草甸土、高山草甸土和粗骨土6个土类。
二、 保护区生态地位
1、 洮河水源的重要涵养地,洮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,是除渭河之外干流最长、水量最大的黄河一级支流。保护区地处洮河中上游地区,有大小66条河流注入洮河,总集水面积2877.59km2,是洮河中上游的主要集水区域,多年平均径流量10.13亿m3,占洮河在卓尼县境年平均径流量28.9亿m3的35.05%,占洮河流域片年平均径流量53.1亿m3的19.06%,而保护区面积仅为洮河全流域的11.27%。保护区年径流量在1亿m3以上的河流有3条,按径流量从大到小依次有大峪河、车巴沟和卡车沟。由于植被茂密,人口稀少,没有污染,区内水质优良,据对保护区内四条河流河水采样分析,区内地表水按单项指标均符合国家Ⅱ~Ⅲ类标准,少数项目达国家Ⅰ级标准;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,水量大,储量较丰富,根据取样分析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。可见,保护区对洮河的水量水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,尤其是对洮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地下水的涵养供给具有重大影响,是洮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2、生物多样性的汇聚地
保护区地处甘南高原,位于青藏高原、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过渡地带,地形地貌独特,有典型的高原景观,也有典型的高山峡谷,下部还间有黄土分布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环境,也孕育了种类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,多水平、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在此得以集中表现。区内动植物具有种类丰富多样、区系组成复杂、过渡性强等诸多特点。据最新科考结果,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约273种,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3种,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5种;有7个植被型组、12个植被型、20个群系组、52个群系和89个群丛(组)。
三、保护区建设管理
管理体系逐步健全。管护中心现有办公室、计划财务科、机关党委、资源管理科、科研管理科、野生动植物管理科、保护监测科、火灾预防科等15个职能科室,目前,实有职工852人。保护区下辖3个基层机构,20个基层保护站,45个资源管护站。